• KMRB AM1430 粵語廣播電臺     
花旗醫生行醫記

【花旗醫生行醫記】癡呆可早知 治療仍欠奉

究竟眼前的病人屬自然退化而「無記性」,抑或屬隨病情加重,病人的語言能力、空間辨別能力、認知能力會逐步衰退的老年癡呆症(Alzheimer’s disease,又稱老年失智症或阿氏癡呆症),醫家一直沒有準確診斷和有效治療方法。但美國藥物及食品管理局最近准予使用一種化學顯示劑florbetapir配合掃描,能有效確診老年癡呆症。

醫學界憑解剖去世的老年癡呆症患者腦部,早已知道他們的腦部有一種病理特徵——澱粉樣蛋白沉積(amyloid deposition),它所形成的澱粉樣斑塊(amyloid plaques)會加快破壞腦細胞,使之死亡。但憑死後解剖得來的證據,雖助醫家進一步了解老年癡呆症,但一直無助病人在生時提早確診,予以支援協助,從而提早減慢退化速度。

驗血、X光、電腦掃描以至磁力共振,均不能檢查在生人士的腦部有否澱粉樣斑塊,但結合正電子掃描及電腦掃描的PET-CT,配合專門用作偵測澱粉樣斑塊的追蹤顯示劑florbetapir,就可確診腦部有否澱粉樣斑塊。於是,醫生便可把同屬「健忘」特徵而作出正確分野。但問題又來了,目前的藥物治療只可減慢腦部退化速度,但卻未能把退化的腦部回復正常,於是有人質疑「知悉實況有何用?」

但醫學發展往往是相輔相成,隨診斷技術成熟與普及,可刺激開發治療方法。況且,發達國家國民不再屬「七十古來稀」,老年癡呆症患者人數必隨人口老化而上升;因此,需長期照顧的患者勢必逐漸增加,對社會及經濟帶來沉重壓力,幾可預料。若能發展有效治療方法,可望減輕社會以至照顧者的負擔。

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
劉廣潤醫生
美國南加州心臟中心主任 - 香港土生土長的劉廣潤醫生,負笈澳洲習醫,赴美行醫逾20載至今,心臟專科醫生。 醫療制度發展至今,已非一項純粹「救死扶傷」的服務,其中涉及公共資源分配、緩急先後取捨、產業盈虧等等的考慮,很多醫療決定都很難以黑白區分,有時甚至關乎政治體制、社會民情、國際關係等因素。美國醫療科技位處全球先列,但在稱王稱冠的背後,引出很多具爭議性的課題。 劉醫生將會在”生活達人” 中和讀者分柝一些具體實例,讓大家對一些醫療情況和問題有不同角度的了解。“花旗醫生行醫記”原刊登於香港雅虎網站,經作者授權完整轉載。

留言分享

Send this to a fri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