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KMRB AM1430 粵語廣播電臺     
花旗醫生行醫記

【花旗醫生行醫記】膽固醇藥新指引受質疑

一般人只須保住低密度膽固醇(LDL-cholesterol)在100mg/dl以下,高危人士則保持在70mg/dl以下,那就毋須服用降膽固醇他汀類藥物來預防心臟病和中風。上述指引,無論對醫生或病人而言,簡單易明。
但美國心臟病協會(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, AHA)和美國心臟病學院(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, ACC)最近推出處方降膽固醇他汀類藥物的新臨床指引,這是十年來首次,並為醫生提供新的處方降膽固醇藥公式,但遭到不少專家質疑,認為計算公式高估患病風險,從而降低服藥門檻。

新指引除針對壞膽固醇高於安全水平外,還要評估病人風險,包括年齡、性別、種族和是否抽煙。對於在十年內患心臟病高風險、中風機會高、40至75歲的糖尿病患者等,醫生都可處方降膽固醇藥。

事實上,舊指引要求未來十年內患心臟病或中風機會率達20%者,方會建議使用降膽固醇藥;然而,新指引要求的機會率只須達7.5%或以上者,亦應服食有關藥物。估計若全面實施新指引,服藥人數勢必番一番,高達三千三百萬人。

但哈佛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指新指引誇大風險,計算公式將風險高估了75%至150%,當中有40%至50%人未達需要服用標準。ACC將年齡、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壞膽固醇、抽煙和部分族裔,都列為有患心臟病及中風風險因素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人員認為,計算公式不當或所參考數據收集自十多年前,那時吸煙與早年中風和心臟病人數較多,但近年國民健康情況有所改善。另外,患心臟病和中風者也趨老齡化。

除此以外,降膽固醇他汀類藥物是否確實有效減低罹患心臟病及中風機會,仍然存疑;況且它亦有不少不良副作用,如肝功能異常、急性腎衰竭、白內障、肌肉病變等。因此,若突然降低服用門檻,恐怕禍福難料,才會引起莫大爭議。

 

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
劉廣潤醫生
美國南加州心臟中心主任 - 香港土生土長的劉廣潤醫生,負笈澳洲習醫,赴美行醫逾20載至今,心臟專科醫生。 醫療制度發展至今,已非一項純粹「救死扶傷」的服務,其中涉及公共資源分配、緩急先後取捨、產業盈虧等等的考慮,很多醫療決定都很難以黑白區分,有時甚至關乎政治體制、社會民情、國際關係等因素。美國醫療科技位處全球先列,但在稱王稱冠的背後,引出很多具爭議性的課題。 劉醫生將會在”生活達人” 中和讀者分柝一些具體實例,讓大家對一些醫療情況和問題有不同角度的了解。“花旗醫生行醫記”原刊登於香港雅虎網站,經作者授權完整轉載。

留言分享

Send this to a friend